阅读历史 |

第746章 和亲?不可能!(1 / 2)

加入书签

接下来,朱元璋让陈迪,带纳佤下去休息,他们大明内部朝政的问题,不需要纳佤在场。
只不过,等到纳佤走了后,大殿上先是安静下来。
“请问陛下,是不是因为吐蕃请求和亲一事,而感到犹豫呢?”
胡广小心翼翼地问,首先猜到朱元璋这一想法。
朱元璋问道:“你们觉得如何?”
“不能和亲,我们大明,也不需要和亲!”
首先开口的还是常升,上前拱手说道:“让我们大明公主,去吐蕃苦寒之地受苦,以和亲来换取和吐蕃的和平,这样的和平能有何用?汉唐也没少送公主到外族,最后该打的还不是要继续打?臣认为,大明不怕任何外敌,如果他们不想要和平,我们随时奉陪!”
以大明目前的实力,完全不需要怕吐蕃。
尽管吐蕃的环境和地势都不怎么好,要打上去比较难,但不代表不能打,如果吐蕃不懂事,他们不在乎给吐蕃人一定小小的震撼,让他们知道害怕。
“臣认为,开国公说得很对。”
“吐蕃想要和亲,怎么不是他们吐蕃嫁女儿来和我们大明和亲?”
“让我们大明送公主、郡主去吐蕃,这是痴心妄想!”
李景隆附和说道。
作为武勋后人,他和常升他们一样反对这样做,还是极力的反对,不过他想的又更多了,想到一旦可以打仗,那么他们武将的作用就能发挥出来,还可以继续建功立业。
听了他们开口,其他武将纷纷认同,表示不能和亲,大不了就和吐蕃打一场!
“陛下!”
“打仗是要死人的,咱们大明的国力雄厚,确实不惧怕打仗,但一旦打起来,就要死不少百姓,并且……纳佤使臣只是说要和大明和亲,并没有说什么不和亲就要打仗,他们只是提出和亲的想法。”
“武将们的反应,是不是太大了点?”
“吐蕃想不想打,我们目前谁也不知道。”
王叔英首先反驳说道。
他是代表文官的群体,反驳武将动不动就说想要打仗这一行为。
纳佤确实没说过要打进来,也没说过不和亲就要动手等等。
有了王叔英开头,其他的文官纷纷附和,文武之间好久没争吵过了,今天在朝堂上,就围绕关于该不该打而争吵起来。
“乖孙认为呢?”
朱元璋没有责怪他们的争吵,只是压了压手,让他们先安静,再问朱炫。
“孙儿认为,开国公和曹国公说得很对。”
“凭什么是咱们大明,送公主去吐蕃联姻,而不是他们吐蕃送人出来,和我们大明联姻?”
“咱们大明不需要和亲,还不至于把公主送去苦寒之地,求取和平的程度,汉唐经常联姻和亲,最后的结果如何?还是要和他们打,倒不如直接跳过这个步骤。”
朱炫朗声说道。
不和亲,不纳贡,天子守国门,君臣死社稷。
这就是大明。
和亲完全没必要,大不了就是打一场,大明又不是打不过。
那些武将们听了朱炫的话,眼神里顿时闪过一抹欢喜,殿下愿意站在武将这边,如果殿下愿意打,他们都可以带兵去打!
朱炫又说道:“纳佤没说和亲就是和平,也没说不和亲就不是和平,孙儿觉得,干脆拒绝了。”
要是送那些姑姑、堂姐或者堂妹去和亲,朱炫还很不乐意,尽管没多少交情,但都是自家亲人,哪能让她们去寒苦之地。
“乖孙说得好!”
朱元璋郑重地说道:“和亲?没这个必要,咱的大明,还不至于沦落到,需要靠出卖宗室女子来换取和平的程度,这件事休得再提!如果纳佤还要提起,直接反对了!谁要同意,就嫁谁的女儿去吐蕃!”
“是!”
听到老朱下了命令,他们不得不同意。
文官之中,也没有人敢再提起这件事,谁也不想自己女儿,去吐蕃苦寒地区。
“商议其他事情吧!”
朱元璋又道。
马上又有一些大臣,将一些事情提出,朱炫在旁边做好记录。
朝会结束,朱炫先去了一趟大本堂,听两位老师唠叨了一会,学习了不少东西,再回詹事府处理奏章。
今天的奏章不是很多,朱炫很快看完了,想到那个纳佤使臣,犹豫了一会决定单独去见一见此人,摸清楚对方到底什么想法,是要和大明打呢,还是真心想求得和平。
对于这些外来使臣,朱炫的态度一般都是怀疑的,当然是怀疑他们的好意,保持一定的警惕。
来到驿馆的时候,朱炫看到了纳佤。
“拜见大明皇太孙殿下!”
纳佤见了,用大明的礼仪,行礼说道。
朱炫摆了摆手道:“纳佤使臣不用多礼,我是专门来见使臣的,听说你们吐蕃所在的地方很高,幅员辽阔,一大片草原,放马牧羊甚是合适,对吐蕃欣然向往。”
提起了吐蕃这些事情,纳佤感到有点子自豪,但是对比了一下大明和吐蕃,摇头道:“我们吐蕃,是很高,也有很多草原,但并不怎么样!和大明比起来,差的太远了,还有很多地方不适宜居住,一旦冬天,冰天雪地,唉!”
“这么说来,纳佤使臣很羡慕我们大明了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武侠修真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