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 3 章(1 / 3)

加入书签

打定了注意之后,温瑾言就开始行动了。

一般的水稻分为早稻、中稻、晚稻、至于播种什么类型的水稻,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季节与天气气候、地区,而目前正是早春季节,三四月份,正是适合种植早稻的季节。

播种水稻前的步骤一般分为两大部份:一是开垦水田、二是培育秧苗。

所以温瑾言最近的主要任务便是这两项。说来惭愧,之前由于刚刚穿越过来不了解这个时代的知识,所以前一段时间温瑾言都在家里发奋图强的苦读诗书,还真的没有心思去管理自家那二十亩田地。

如今既然决定要种水稻了,温瑾言在用过早饭之后,便急匆匆的叫上了李二娃与王东子朝着田地方向去看情况。

纵使温瑾言心里已经有过了心理准备,在看到自家的荒地之后,仍旧控制不住在心里“咯噔”了一声。

由于这二十亩荒地已经荒废了许久,远远看去只见杂草丛生,土地质量贫瘠,简直是脏乱差每一样都占全了。

温瑾言蹲下身摸了一把干燥的泥巴,顿时微微蹙眉,这种荒地的泥土根本没有什么养份,湿润程度也远远不够。这种土地质量别说开垦成水稻田养水稻了,就算是一般的蔬果都养不活。

“温哥,这二十亩田地的质量也太差了,怎么养活水稻啊?我看你还是放弃吧,想想别的办法。”王东子也是一个种田的好手,一眼就看出了这土地质量严重不行。

李二娃也跟着附和道:“对啊,稻谷的价格可不便宜,小心赔得血本无归啊。”

作为一个拥有现代思想的穿越人,温瑾言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遇见困难迎难而上,而不是打退堂鼓,他想了一会儿道:“现在的田地质量确实不适合种水稻,但是我相信能有办法把这一片田地开垦出来。”

“开垦田地?”

“能有什么办法?”

李二娃与王东子同时提问道。

温瑾言的目光扫了一圈儿,看向不远处村尾的方向,思索道:“我记得那边是不是有一条河?”

“正是。”王东子虽然不知道温瑾言为什么突然这么问,还是老实回答道:“那条河叫做长流河,途径三个村庄,我们村庄正好处于下游。”

“是啊。”李二娃跟着接话道:“就是因为我们村处于下游嘛,这年年夏季暴雨,排水措施做的不好,有时候还会出现涨洪水的现象。”

闻言,温瑾言心里顿时有了注意。

既然地区干燥,土地资源缺水,他干脆想办法修建一条水渠,利用水渠将河水引到荒地里,以此开垦水稻田。温瑾言越想越觉得行得通,当即便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李二娃与王大东。

“水渠?那是什么东西?”

作为古代人,两人显然都没有想过还有这种浇灌方式,“这能行吗?万一引过来的水太多,反而把田地给淹没了怎么办?”

“放心。这种水渠在挖建的时候便要提前设计好出水口与进水口,什么时候开闸,什么时候引水,需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来决定。”温瑾言慢条斯理道:“修建水渠是一个大工程,单单靠我们几个可不行,这样,我现在回去画好修建水渠的地图,你们两个去村里帮我找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,我们明天就开工。”

李二娃总觉得温瑾言这个想法过于天马行空,不切实际,张了张口还想再奉劝温瑾言,却见温瑾言干脆直接的甩了一袋银子给他去招工。

罢了,拿了钱财替人办事,李二娃与王东子只得叹着气走了。

……

温瑾言与两人分别之后,便马不停蹄赶往了长流河的方向。索性他家的那二十亩田地宽阔,正好挨着长流河的水源,修建水渠也不用费太多心思,只需要一条道挖通,小半个月时间即可。

温瑾言满意极了,当晚便回家连夜画下了修建水渠会用到的地形图,考虑到修建水渠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养水稻田,温瑾言先设计了一个主渠控制引水量的大小,又设计了几个支渠与排水渠,确保每一亩田地都能科学的分到水源,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。

李二娃与王东子的办事效率很高,第二天早上便召集了十多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,全都是村里的人,这些人虽然对修建水渠没什么概念,甚至听都没有听过引水浇灌田是什么意思,不过既然有钱赚,便积极的过来帮忙了。

温瑾言与他们一一打过招呼,大家就开始干活了。

温瑾言先拿出了昨晚提前准备好的修建水渠的地图,给大家伙讲解了一番。果然不出他所料,现场没有一个人能听懂。

温瑾言颇为失笑,反正这个地图是他画给自己琢磨的,也就不强求别人能看懂了。温瑾言直接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引水的地标点,对应上长流河与田地的连接位置,通俗易懂的说:“从这儿一直用锄头挖到这儿,注意要求的宽度与深度。”

这一次众人听懂了,扛着锄头便去忙活了。

这些农户小伙都是干活的好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女生耽美相关阅读: